top of page
Ship Lee

秘魯節慶聖體節 - 高原文化與天主宗教的完美糅合


基督聖體節(Corpus Christi ) 起源於歐洲天主教國家,但秘魯印加帝國被西班牙人入侵後,展開了數百年的殖民統治,並將天主教宗教思想及活動傳入,基督聖體節就是其中之一。而聖體節的舉行日期計算是復活節/聖週後的六十日,每年約於五月中至六月中進行,今年(2022年)的聖體節於6月16日進行。

整個秘魯的各大城巿都會進行基督聖體節,但就以印加古城庫斯科進行的最為大型及最具特色,其規模,群眾參與度及熱鬧度與庫斯科另一重要的印加傳統節慶太陽祭是不相伯仲的,堪稱為庫斯科最大型的天主教節慶,完全蓋過復活節/聖週的風頭(事實上庫斯科的復活節並不是節慶,只是普羅天主教信眾上教堂做彌撒的家庭活動)。



為何庫斯科的聖體節會如此隆重其事?根據考古歷史發現,印加時期曾有一個文化活動是抬出各代逝去印加王的屍首來巡遊,讓印加民眾可以瞻仰其遺容,以維持民眾對印加的尊敬及信仰,但西班牙殖民取代印加帝國後,為了杜絶印加信仰,除了在各地大興教堂及進行思想洗腦外,還會以天主教宗教活動取代印加原本的節慶,以軟性手法讓民眾逐漸歸順,而庫斯科的基督聖體節就是很明顯的例子,現在秘魯民眾瞻仰的已不再是印加皇的遺體,而是庫斯科各區教堂的駐守聖像。

西方國家的聖體節,重點都放在彌撒儀式上;然而,庫斯科的聖體節令人期待及雀躍的,是在聖像巡遊上。而且在庫斯科,更會在不同地區的教堂請出十五位聖像,每請一位聖像所動用的人力動輒近千人,除了抬像的信徒外,還有百人計的樂手,更有數百人計穿上高原傳統服裝以歌舞方式護著聖像巡遊,整個巡遊活動似是一個嘉年華多於宗教活動。十五位聖像的出巡,最終會聚集於庫斯科中心廣場的大教堂,向主教堂的主像致敬,祂們會在主教堂逗留七天後,第八天又以巡遊形式各自返回所屬教堂。



以下是十五位聖像以先後次序進入主教堂,每個聖像除了代表庫斯科不同區域外,也有各自需要保護的特定群眾,如農民,木匠,藝術家,後代繁衍,夫婦和諧等,挺有趣的,我也把各聖像特徵紀錄下來,給大家易於辨認。

  1. San Antonio from San Cristobal Church(黑袍智慧型長者)

  2. San Jeronimo from San Jeronimo Church(紅袍聖人,左邊有獅子像)

  3. San Cristobal from San Cristobal Church(左抱耶穌,右握椰樹聖人)

  4. San Sebastian from San Sebastian Church(數箭穿身的聖人)

  5. Santa Barbara from Poroy Church(白袍聖女)

  6. Santa Ana from Santa Ana Church(面容有點扭曲聖女)

  7. Santiago Apostol from Santiago Church(馬上聖人)

  8. San Blas from San Blas Church(六位小人圍著的聖人)

  9. San Pedro from San Pedro Church(金袍長者)

  10. San Jose from Belen Church(耶穌爸爸約瑟,右手拖著可愛耶穌)

  11. Virgen de la Natividad from Almudena Church(額頭飽滿聖女)

  12. Virgen de los Remedios from Santa Catalina Church(白綠色系聖女)

  13. Virgen Purificada from San Pedro Church(紅金色系聖女)

  14. Virgen de Belen from Belen Church(粉色系聖女)

  15. Virgen de la Inmaculada(身後有光環聖女)

庫斯科聖體節15位聖像主角


在十五個聖像巡遊中,我個人對San Sebastian的隊伍最為深刻,祂的距離是眾多聖像與主教堂第二遠距離遠的,動員也是最多,我於2016, 2019, 2022三次觀賞聖體節時,無獨有偶,San Sebastian聖像都是第一個進入我眼廉的聖像。而最令人肅然起敬的,是抬San Sebastian聖像的信徒,只能用繩子及背後的袋子去承托聖像的重量,且只是赤腳行走(其他隊伍都用膞頭卸力及有鞋可穿),大大增加此隊伍巡遊的難度,自然地成了各巡遊隊伍中最矚目的一群。



除了巡遊及彌撒,庫斯科聖體節必須提及的,就是這個節日才出現的傳統美食 – Chiriuchu 在聖體節期間,有一個專屬廣場售賣飲食,內裡有過百的小食攤檔,清一式只售Chiriuchu,十分誇張。Chiriuchu是由十款材料堆砌而成,這些材料更是自印加時代已留存至今,包括天竺鼠,雞肉,肉腸,肉乾,高原芝士,油炸面包,海帶,魚卵,烤肉米粒及辣椒仔,份量驚人,是我兩餐的份量。

Chiriuchu是印加古語 ,Chiri是指凍,uchu是指辣,相傳這款美食主要出現在印加太陽祭,各部落選取了各自收成最好的部分,帶上祭典獻給太陽神,其餘的就與各部落相互分享,成就了這款有十種材料的高原美食。這款高原美食是要獻給發熱的太陽神,所以必須吃冷的,來呼應印加宗教的陰陽平衡。厲害吧,印加的飲食可充滿學問。記得第一次吃Chiriuchu時,選了在寒冷的晚上品嚐,令我足足一年對Chiriuchu很抗拒。但現在已成為我一年必吃幾次的秘魯美食,大前提是要在太陽底下吃才能吃出其風味。

庫斯科的基督聖體節 (Corpus Christi),巡遊部分將秘魯高原習俗與天主聖像完美糅合,彌撒部分守住了天主教儀式,飲食部分卻承襲了印加的飲食傳統,這三部分成就了庫斯科的聖體節,與世界各地的相比,是與眾不同及獨一無二的 。


高原民族在聖體節期間落力搞氣氛


如果你是天主教徒的話,聖體節正日可能是最重要的,但從遊客的角度去看,庫斯科聖體節最吸引的部分,是正日前一日,各聖像進入主教堂的巡遊,以及正日起計第七天,各聖像離開主教堂返回所屬教堂的巡遊,想體驗有秘魯特色的聖體節,要算好這兩天,這個是給大家重要的旅遊貼士呀!

聖體節後的第七天,聖像相互行禮道別,約定出年見!



537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Post: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